車用電子

萬旭電業在台北設有專責「少量多樣接單中心」,具備高彈性工藝與治具能力,支持 100~500pcs 起訂。適合打樣、研發、模組導入初期階段。

是的,我們具備 IP Camera、 環景線組(FPC) 、HSD 等高速通訊線束設計與加工實績,支援 Tier 1 及 OEM 客戶專案。並可協助打樣與測試。

我們可依據您提供的「應用場景+電氣需求」,由 工程團隊 協助建議最合適的線型與連接器組合,並提供樣品與規格書輔助選型。

在汽車線束設計中,正確選擇端子對於車用線束(automotive cable) 的穩定性至關重要。萬旭會依據客戶提供的線徑、電氣需求與應用條件,從內部資料庫與合作端子品牌中,篩選符合規格的端子型號。我們會同時評估線對線、線對板等連接方式,並透過 樣品試作與匹配測試,確保線材與端子結合後可達到高可靠性,適合進一步量產。

在汽車線束開發(automotive cable harness development)流程中,萬旭沒有固定的試做次數限制。每一款 EV 或智能駕駛專用線束,從設計到正式量產,會經過多輪樣品測試與迭代,確保性能與品質符合車規(automotive-grade standards)。我們與 OEM 和 Tier 1 客戶密切合作,確保每一次試作都能優化產品設計與量產可行性。

萬旭針對不同的 車用線材設計(automotive cable design),從結構、材料到屏蔽技術全面優化: 


  • 耐彎折:採用高柔性導體與具高延展性的外被材料,適合高密度 EV 布線環境。 
  • 耐高溫與耐油性: 選擇 XLPE、FEP 等高溫材料 及具抗油性能的被覆,適用於動力系統或高溫艙室。
  • 耐高壓與高頻性能: 加厚絕緣層並優化屏蔽結構,維持高速訊號傳輸穩定性。所有設計都會通過內部實驗室測試,確保符合國際汽車標準如 ISO、SAE 等規範。


隨著 EV 與智能駕駛市場需求增加,車用線束(automotive cable) 的設計必須兼顧 機械結構穩定性 與 電子傳輸性能。萬旭採用跨部門協作流程,由設計、製程與品質工程團隊同步審核每個設計細節,縮短開發週期並提升生產效率,確保線束量產時的穩定性與一致性。

在汽車線束製造(automotive cable manufacturing)中,端子連接工藝可分為壓接與焊接:

  • 壓接(Crimping)
    • 優點:效率高、接觸阻抗低,適合大批量生產。
    • 品質控制:監測壓接高度、進行拉拔測試,確保導體連接牢固。
  • 焊接(Soldering)
    • 優點:適合少量客製化或特殊規格導體。
    • 品質控制:精準控制焊接溫度與時間,避免冷焊或過熱導致導體損傷。萬旭會根據專案需求, 提供最適合的加工方式,並搭配自動化檢測系統,確保產品一致性。

萬旭針對車用線束(automotive cable) 的電氣穩定性,採取三層控管流程:

  • 材料選擇: 選用通過車規認證的高導電率導體與耐高溫絕緣材料。
  • 製程控制:全程監控壓接高度與焊接溫控,防止接點不良。
  • 最終檢測: 進行阻抗、導通與耐壓測試,確保產品在嚴苛環境中仍維持穩定訊號。

為了確保車用線束(automotive cable)的穩定品質,萬旭在製程中採用全自動化與半自動化加工設備,並即時監測關鍵參數,例如拉拔力測試、焊接溫度與壓接壓力。同時,透過多重品管檢查點,從導體裁切、壓接到最終組裝,全面降低斷線與不良率。

隨著電動車(EV)與智能駕駛(ADAS)的快速發展,車用線束必須支援 高頻高速傳輸 並維持訊號穩定性。萬旭的技術方案包括: 

  • 高速結構設計:採用低損耗絞線結構與精密阻抗控制,支援 PAM4、PCIe、GMSL 等高速協議,速率可達 10Gbps 以上。 
  • 多層屏蔽技術: 結合鋁箔、銅編及複合屏蔽層,有效降低 EMI 干擾與串擾。 
  • 嚴格測試驗證:進行高頻 S 參數測試、動態彎折與環境耐久性測試,確保訊號完整性。 
  • 客製化整合:依據客戶需求提供整合型高速線束方案(high-speed automotive cable),滿足未來智慧車的高效傳輸需求。

萬旭透過 DFMEA 與 PFMEA 分析流程,結合內部實驗室的完整測試,確保每款車用線束適用於不同車型與複雜應用環境。測試項目包含 高溫老化、鹽霧腐蝕、震動與訊號完整性測試,確保線束在電動車、混合動力車與傳統車型上皆能穩定運作。